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地质》 >内蒙古扎木廷火山岩年代学、地球化学与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

内蒙古扎木廷火山岩年代学、地球化学与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

         

摘要

大兴安岭火山带晚中生代火山岩的起源、演化及形成的构造背景一直存在争议.文章对出露于扎木廷地区白音高老组火山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流纹岩及粗面岩分别形成于(131.6±1.2)Ma和(126.9±1.5)Ma,与白音高老组第二段火山沉积夹层中动植物化石鉴定结果一致,表明形成于早白垩世早期.流纹岩及粗面岩属碱性系列火山岩,具高硅、富碱、低铝、贫镁、钙和高FeOT/(FeOT+MgO)比值特征;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Pb,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P和Ba、Sr,流纹岩具A型花岗岩特征.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特征表明流纹岩及粗面岩均来自于地壳的熔融,二者具有相同的岩浆来源.白音高老组火山岩形成于造山后的伸展构造背景,反映了蒙古鄂霍茨克洋向南俯冲与额尔古纳—兴安陆块碰撞拼合后,大兴安岭地区开始由挤压向伸展构造体制转换,软流圈地幔上涌底侵使下地壳发生了部分熔融,导致流纹岩喷发,残留相进一步熔融继而导致大规模粗面岩喷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