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高校地质学报》 >中国强震发生带地震构造的几点思考

中国强震发生带地震构造的几点思考

         

摘要

强震发生带是指全新世(约1.2万年)以来发生过和将来还会发生M≥6级地震的地带.中国强震发生带的动力源主要来自印度板块向NNE的顶撞作用,而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则次之.板块、断块及锒嵌其间的缝合线、深大断裂带,组成了窗棂结构,受力时"窗棂”(缝合线、深大断裂)发生错动,而"窗”(板块、断块)的内部则相对稳定.第四纪以来,以我国西南鲜水河--小江断裂带为例,在Q1、Q时期因断裂带作左旋扭动,在拉张区形成许多断陷盆地;到Q3由于地应力方向改变,运动加剧,使不同方向断裂互相贯通,活动延续至今,称之为活动断裂带.强震多发生在活动断裂带的特殊部位,震中区地面强烈变形,表现为毗邻地段猛烈升降、地堑地垒系和断头河等.由古地震研究得知Q4以来强震常在原地多次重复,且震级相近.由台湾1999年集集地震和云南1955年鱼鲊地震的加速度等值线和等烈度线图形对比,建筑物破坏程度和昔格达层变形对照,得出强震构造变形机理乃系"夹心饼干”似的三层结构所致,三层即是断层的二盘和其所夹持的断层破碎带,后者是地应力聚集和释放的场所,是地震波的良好通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