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球化学》 >重庆江津城区夏季臭氧污染过程挥发性有机物特征与来源分析

重庆江津城区夏季臭氧污染过程挥发性有机物特征与来源分析

         

摘要

针对2018年8月至9月重庆市江津城区的臭氧(O3)污染过程,开展了连续34 d大气挥发性在线连续监测,分析了O3污染过程与挥发性有机物(VOC)浓度特征,并对VOC进行来源解析.研究结果表明,O3超标日VOC浓度的一次排放强度明显高于其他时间,受夜间交通、溶剂和工业使用行业排放影响,VOC呈现夜间高、白天低的趋势;夏季江津城区VOC浓度均值为(33.5±12.5)×10?9,各类VOC浓度排序为烷烃>含氧有机物>卤代烃>烯烃>芳香烃,对VOC的O3生成潜势(OFP)进行估算,烯烃和芳香烃对O3生成潜势的贡献高达70.1%,间对-二甲苯、乙烯、异戊二烯和甲苯等是O3贡献最大的物种,VOC源解析结果显示,机动车尾气、燃油挥发等与交通排放有关的污染源是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燃烧源、工业排放、天然+二次生成以及溶剂涂料使用源,排放的O3生成潜势贡献排序为天然+二次生成>机动车尾气>溶剂涂料>燃烧源>工业排放>液化石油气.

著录项

  • 来源
    《地球化学》 |2021年第5期|503-512|共10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 合肥 230026;

    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重庆 401147;

    重庆市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治理与应用评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重庆 40114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 合肥 230026;

    重庆市江津区生态环境监测站 重庆 402260;

    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重庆 401147;

    重庆市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治理与应用评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重庆 401147;

    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重庆 401147;

    重庆市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治理与应用评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重庆 401147;

    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重庆 401147;

    重庆市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治理与应用评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重庆 401147;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生物地球化学、气体地球化学;大气监测;
  • 关键词

    臭氧; 挥发性有机物; 来源解析; 重庆江津;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