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球化学》 >地幔组成差异对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西延边界的限定:来自幔源岩脉的地球化学证据

地幔组成差异对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西延边界的限定:来自幔源岩脉的地球化学证据

         

摘要

幔源岩浆是探知大陆深部地幔物质组成的岩石探针.本次研究通过对广西境内和湘西中-基性岩脉的岩石学、地球化学、Nd同位素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揭示了不同地区深部地幔的组成特征和差异.U-Pb定年显示这些中-基性岩浆岩形成于~260 Ma、170~150 Ma、138~87Ma和36~33 Ma四个阶段.根据地球化学特征,这些中-基性岩脉可以分成两类:高稀土煌斑岩和低稀土煌斑岩.高稀土组样品位于平乐-马山-罗城一线,以富集云母类矿物斑晶为特征.它们具有高的稀土含量(∑REE>400μg/g),明显的Eu负异常(δEu?1.9).这些特征表明,高稀土煌斑岩的母岩浆起源于被壳源流/熔体交代过的强富集地幔,而低稀土组样品起源于幔源熔体交代过的弱富集软流圈地幔.对比已有的基性岩脉地球化学数据,可以发现采自桂北地区的高稀土样品与扬子地块西南部幔源岩浆的特征相似,而采自桂(中)南地区的低稀土样品与西华夏地块的基性岩浆岩特征相似.因此,两个具有明显地幔组成差异的区域之间的界线很可能代表了华夏地块和扬子地块拼合带西南延伸的位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