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食品研究与开发》 >糙米酒低温后发酵期的菌种演替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

糙米酒低温后发酵期的菌种演替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

         

摘要

糙米酒是我国的一种特色发酵酒,其独特风味不仅来自原料,更与其酿造微生物有关,而微生物的低温后发酵作用对产品最终品质具有决定影响.该文主要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气质联用技术分析糙米酒后发酵期的菌种和风味物质变化,以期确定糙米酒后发酵期的优势菌和主要风味物质以及最佳后发酵期.结果表明,对于真菌,整个后发酵期中酿酒酵母菌为绝对优势菌种,平均丰度为93.90%.其它两种真菌即未分类毕赤氏酵母属菌种、卷枝毛霉的最高相对丰度分别为11.47%和8.32%.对于细菌,整个后发酵期中干酪乳杆菌和短乳杆菌为优势菌种,其丰度分别为85.72%和10.68%,后发酵第7天发现了污染的杂菌弯曲假单胞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这两种污染菌在随后的后发酵期内又显著降低.对于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包括11种酯、3种醇、2种酮及1种酚.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种类最多的化合物为酯类,达60%~80%,代表物质有棕榈酸乙酯、亚油酸乙酯、油酸乙酯,其次是相对含量为15%~30%的醇类,代表物质为β-苯乙醇、正癸醇、2-甲基-1-丁醇.含量最高的棕榈酸乙酯在后发酵阶段的相对含量先降后升,0~14 d由33.06%降至26.90%,14 d~28 d增加至33.38%;亚油酸乙酯0~21 d在5%~7%之间波动,后发酵第28天最高为12.36%.结合感官评价,确定出最佳后发酵期是4°C下发酵18 d,此时样品口感清爽、香气浓郁并适合饮用,且癸酸乙酯和月桂酸乙酯的含量达到峰值.

著录项

  • 来源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1年第15期|172-180|共9页
  • 作者

    欧阳德文; 宁亚丽; 吴跃;

  • 作者单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稻谷及副产品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 湖南长沙 410004;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稻谷及副产品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 湖南长沙 410004;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稻谷及副产品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 湖南长沙 410004;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糙米酒; 后发酵; 高通量测序; 菌种演替; 挥发性风味物质;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