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教育家》 >媒介化的童年与消失的意义

媒介化的童年与消失的意义

         

摘要

儿童青少年心理教育学家陈默以“弱现实感”描述当代青少年有别于前几代人的心理和成长特点。这一分析无疑是准确的,甚至可以说,这种“弱现实感”越来越成为处于“晚期现代性”中的年轻人的普遍感受。在大学生群体和年轻人中流行的“佛系”“丧”文化中,蔓延着一种对现实的无力感和消极抵抗的姿态;处处寻求“治愈”、动辄“社恐”、惧怕“社死”的网络讨论,也体现出年轻人更倾向于享受孤独,逃避社交和社会活动;去年先后成为网络顶流的“躺平”“内卷”话语,更提示着,面对高焦虑、高竞争的社会,自我放弃和随波逐流在更为广泛的年轻人群体中成为越来越普遍的情绪状态。这样看来,“弱现实感”在青少年身上集中体现出来的背后,很可能是整个社会年轻一代的征兆性显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