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态科学》 >红海湾海产品体内重金属水平及人体暴露风险评估

红海湾海产品体内重金属水平及人体暴露风险评估

         

摘要

分析了广东红海湾13种海产品肌肉组织中8种重金属铬(Cr)、钴(Co)、镍(Ni)、铜(Cu)、锌(Zn)、砷(As)、镉(Cd)和铅(Pb)的浓度水平,并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Pn)评价其污染状况.利用美国环保署提出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模式进行人体重金属暴露风险评估,同时利用金属污染指数(XMPI)研究生物体的重金属富集效应.结果显示:红海湾生物总体污染水平较低,Cr在软体类生物中属于轻度污染;Ni在甲壳类生物中属于轻度污染;Cu和Zn在鱼类中属于轻度污染;Cr在鱼类和甲壳类中都属于中度污染.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对Cd、Cu、Zn存在潜在的严重积累作用,且As含量超过了食用的参考剂量,需引起重视.人体暴露风险评估表明,食用红海湾海产品(口虾蛄除外)对人体潜在的健康风险相对较低,建议食用海产品量控制在25g·d-1以内.

著录项

  • 来源
    《生态科学》 |2014年第5期|825-831|共7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0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0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01;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厦门361005;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01;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厦门361005;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0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0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海洋污染及其防治;
  • 关键词

    红海湾; 重金属; 风险评估; 富集效应;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