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质与勘探》 >非洲中部新元古代Lufilian弧地区地质特征、成矿时代及构造演化历史

非洲中部新元古代Lufilian弧地区地质特征、成矿时代及构造演化历史

         

摘要

研究非洲中部新元古代Lufilian弧的地质矿产特征和构造演化历史,对深入了解前寒武纪地壳演化和成矿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系统收集Lufilian弧内地层、岩浆岩、变质、变形和成矿作用的基础上,对该带的构造演化历史进行了总结概括。研究表明:Lufilian弧基底为一条古元古代弧岩浆作用带,约880 Ma,Lufilian弧开始了早期的陆内裂谷作用,发育恩昌加花岗岩和早期基性岩浆作用,并沉积有罗安群地层。约765 Ma,裂谷作用演化至原始大洋裂谷阶段,罗安群沉积结束并开始沉积恩古巴群早期地层,在成岩期热液流体作用下形成了同沉积阶段铜钴、铀和铅锌矿化作用。至660 Ma左右,开始了早期的洋壳俯冲作用,并沉积有恩古巴群晚期碎屑地层。550 Ma左右,卡拉哈里克拉通与刚果克拉通发生陆-陆碰撞作用,在530 Ma左右,碰撞作用达到高峰阶段,而后期高温变质叠加作用持续到520 Ma左右,挤压作用晚阶段可能受莫桑比克洋闭合阶段近东西向远场挤压应力的影响,板块发生幕式折返作用,形成Hook岩基。约520~470 Ma,为变质岩石抬升冷却阶段。在同构造和构造后期,在变质热液流体作用下,早期矿物再次活化,在构造有利部位形成矿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