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冰川冻土》 >长江源区不同植被覆盖下产流产沙效应初步研究

长江源区不同植被覆盖下产流产沙效应初步研究

         

摘要

在长江源区北麓河支流左冒西孔曲流域建立了不同植被覆盖下的天然径流观测场, 观测天然降水和人工模拟降水在相同坡度不同植被覆盖下降水的产流产沙效应. 结果表明: 在典型高寒草甸草地30°坡面上, 相同降水条件下, 30% 覆盖度的场地的地表径流产出量明显大于覆盖度92%和68%两个场地, 同时产沙量也显著高于两个高盖度场地的, 平均单次降水形成的泥沙量是后两种情形的2~4倍, 由此造成地表侵蚀量平均为后两种情形的3~10倍; 但在相同降水条件下, 92%高盖度场地产生的径流量比68%盖度场地产生的径流量大, 产沙量刚好相反. 不同降水形态对于下垫面产流产沙过程也具有明显影响, 无论下垫面状况如何, 在几种降水形态中, 降雪融水的产流量最大, 产沙量最小. 人工模拟的结果表明, 对于覆盖度<68%的中、强度退化草地, 次降水量在3.5 mm时, 就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径流和产沙效应. 当次降雨量达到7.2 mm, 降雨持续时间30 min, 覆盖度为30%、 68%和92%的25 m2场地分别形成2 885 mL、 2 450 mL和1 030 mL的径流量; 覆盖度<30%的退化草地泥沙含量明显高于高覆盖度的, 相同降水形成的平均泥沙含量高达2~7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