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医正骨》 >椅背屈肘复位法与手牵足蹬复位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疗效比较

椅背屈肘复位法与手牵足蹬复位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疗效比较

         

摘要

目的:比较椅背屈肘复位法与手牵足蹬复位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肩关节前脱位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椅背屈肘复位法和手牵足蹬复位法治疗,复位结束后肩关节均外敷中药截血膏,每日1次,连续外敷1周。比较2组患者的一次复位成功率、复位时间、复位过程中肩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椅背屈肘组30例患者均一次复位成功,手牵足蹬组30例患者中9例未一次复位成功,二次复位时采用了丙泊酚静脉麻醉。椅背屈肘组的一次复位成功率高于手牵足蹬组(χ~2=10. 588,P=0. 001),复位时间短于手牵足蹬组[(1. 80±1. 20) min,(4. 50±2. 10) min,t=-6. 120,P=0. 021],复位过程中肩部疼痛VAS评分低于手牵足蹬组[(3. 13±0. 57)分,(6. 24±1. 11)分,t=-13. 650,P=0. 01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8个月,中位数5个月。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椅背屈肘组的疼痛评分高于手牵足蹬组[(13. 51±2. 10)分,(12. 12±1. 81)分,t=2. 746,P=0. 012],2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肌力评分、总分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7. 11±2. 20)分,(16. 48±1. 23)分,t=-1. 369,P=0. 280;(35. 21±3. 25)分,(35. 65±3. 12)分,t=0. 726,P=0. 276;(23. 36±1. 13)分,(22. 12±1. 77)分,t=-3. 234,P=0. 721;(90. 34±5. 28)分,(87. 82±3. 60)分,t=-2. 160,P=0. 122]。结论:采用椅背屈肘复位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比采用手牵足蹬复位法复位时间短、一次复位成功率高、患者肩部疼痛程度轻,但两种方法治疗后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无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