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社会科学战线》 >陈宝琛与伪满洲国——兼论陈宝琛的民族立场问题

陈宝琛与伪满洲国——兼论陈宝琛的民族立场问题

摘要

陈宝琛(1848—1935),字伯潜,号弢庵,福建闽县(今闽侯县)人.出身“世代簪缨”的官宦家庭.21岁登进士第,35岁获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陈宝琛在青壮年时代,面临沙俄、日本和法国对我国的侵略,屡以上疏方式坚决主战,请诛丧权辱国的崇厚,并毁其所擅定的有辱国家主权的条约,他还曾奉旨驰赴抗法前线,以实现自己的主张.他敢言敢谏,“好弹劾,间言朝政得失”,与张之洞、张佩纶、宝廷等同为中国近代史上声名显赫的“清流党”领袖人物,他更以敢在慈禧太后面前犯颜直谏而闻名.1885年被慈禧罢官后,在家乡办学校、修铁路,直到宣统登极后才被重新起用,官至御前进讲的“帝师”,其间又以为戊戌六君子昭雪的提案而震动朝野.陈宝琛84岁的时候听到了“九·一八”事变的隆隆炮声,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面对在我国东北山河拼凑起来的伪满洲国,面对扮演傀儡角色和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他必须接受民族立场这个尖锐的政治问题的严峻考验.本文拟就陈宝琛从84岁至88岁去世期间即1931年至1935年这生平最后几年的史实,客观评述他的民族立场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