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当代修辞学》 >是削足适履还是讲求自然——戴望舒改诗的修辞得失

是削足适履还是讲求自然——戴望舒改诗的修辞得失

         

摘要

杜甫诗云:"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位"诗圣"对语言美的追求执着到这般地步,不能不教后人折服。据(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八载:有人看到杜甫诗手稿有多处修改,"乃知古人字不厌改也。不然,何以有日锻月炼之语?"苏轼才情飘逸,文思敏捷,自是一代大文豪。据(宋)何(艹远)《春渚纪闻》卷七载,他曾看到东坡手稿数件均有修改,不由叹道:"若如初语,未免后人疵议,又不知虽大手笔。不以一时笔快为定,而惮屡改也。"可以说,修改是名家成功的必由之路。从修辞学角度来分析修改,一般是看作者在调整语言材料上的功力,即:一、精心雕镂语言形式,二、不断开拓思想境界。两者相辅相成,又各有侧重前者是追求外在的美,如声调抑扬顿挫,音韵谐和流畅等;后者则是创造内在的美,即通过调整字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