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建筑史学刊》 >从敦煌唐代及西夏壁画看两种垂脊头瓦饰的演变

从敦煌唐代及西夏壁画看两种垂脊头瓦饰的演变

         

摘要

敦煌石窟中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建筑图像,将其与宋代《营造法式》结合对比,是研究敦煌石窟古代建筑图像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这一研究方法,对敦煌石窟古代建筑图像中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部分——脊头下端瓦作构件进行考证。由于时代变迁,这一构件仅唐一代就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在敦煌唐代壁画及敦煌周边的西夏石窟建筑图像中都曾经出现,人们依据其形象,称其为“翘头筒瓦”。另一种形式则在邻国日本得以保留。这两种形式的名称目前均不得而知,研究者引用其名称时多有差错。本文通过研究得出结论,今人所谓“翘头筒瓦”者,即为《营造法式》中记载的“瓦头子”,这也是辽代小木作建筑上相似构件的名称。另一种形式是日本文献中的“鸟衾”,该形式在中唐时期出现,也是中国古建筑中曾经流传过的一种瓦作制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