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妇幼保健》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评估弱视儿童视盘和黄斑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评估弱视儿童视盘和黄斑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评估弱视儿童视盘和黄斑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在丽水市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108例为研究对象,将弱视眼归为弱视眼组(108眼),对侧非弱视眼归为非弱视眼组(108眼),另选取同期在该院检查的50例正常视力儿童左眼(50眼)为对照组,采用眼部常规检查统计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轴长度及等效球镜度,并采用OCTA对黄斑区(3 mm×3 mm)、视盘(4.5 mm×4.5 mm)进行扫描,将获取图像传输至Image软件进行分析计算3组视网膜微血流参数[包括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SCP)、深层视网膜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DCP)、视盘和视盘旁血流密度、黄斑中心凹无灌注区(FAZ)面积及黄斑中心凹厚度(CMT)],且经屈光矫正、健眼遮盖及弱视眼视功能训练治疗后,统计3个月BCVA、立体式差及视网膜微血流参数,行Pearson分析BCVA和立体式差与视网膜微血流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 对照组、非弱视眼组及弱视眼组BCVA[(1.01±0.15)vs.(0.96±0.20)vs.(0.49±0.24)]、眼轴长度[(23.69±0.92)mm vs.(22.08±1.11)mm vs.(21.85±1.03)mm]及等效球镜度[(0.36±0.15)D vs.(1.69±0.64)D vs.(3.62±1.37)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3.422、56.699及222.055,均P0.05)。3组视盘旁血流密度、FAZ面积及CM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非弱视眼组及弱视眼组SCP[(30.05±2.93)%vs.(29.19±4.26)%vs.(24.88±5.72)%]、DCP[(30.39±2.38)%vs.(30.18±2.47)%vs.(27.65±4.09)%]及视盘血流密度[(52.38±3.37)%vs.(52.01±3.80)%vs.(48.85±4.1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0.755、20.979及23.176,均P0.05)。治疗后,SCP[(27.32±4.25)%vs.(24.88±5.72)%]、DCP[(29.48±2.86)%vs.(27.65±4.09)%]及视盘血流密度[(53.71±3.45)%vs.(48.85±4.14)%]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24、3.667及9.018,均P<0.05)。经Pearson分析,BCVA与SCP、DCP及视盘血流密度呈中高度呈正相关关系(r=0.531、0.526及0.541,均P<0.05),立体式差与SCP、DCP及视盘血流密度呈中高度负相关关系(r=-0.571、-0.513及-0.565,均P<0.05)。结论 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弱视眼微血流状态存在异常,且观察微血流状态变化可一定程度反映临床治疗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