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高分子学报》 >顺-1,4-聚丁二烯的热氧化——Ⅳ.自催化过程中的有效支链反应动力学

顺-1,4-聚丁二烯的热氧化——Ⅳ.自催化过程中的有效支链反应动力学

         

摘要

1.根据烃类在自动催化氧化过程中的退化支链反应机理;并考虑到过氧化氢物的分解既可生成游离基,也可形成稳定产物;同时还考虑到高分子固体的反应特征,其中终止反应应包括单基终止这一步骤,因之本文作者重新推导在一定温度下聚合物吸氧动力学的方程式如下: lnVt/V∞/(1-Vt/V∞)=(αk3N0-yk5)t+C其中α=xk7/(xk7+(1-x)k8);x为支化分数,y为单基终止分数。 Vt——在时间为t时聚合物的吸氧量(毫升O2/克聚合物); V∞——聚合物在整个吸氧过程中的极限吸氧量(毫升O2/克聚合物); k7及k8——过氧化氢物分解成游离基及生成稳定产物的速度常数; k5及k6-——链的单基及双基终止速度常数; k3——链的增长速度常数。 2.上述方程式可用顺-1,4-聚丁二烯在不同实验温度和不同品种及浓度的添加剂存在时的吸氧数据来验证,因为这些可变因素可以直接影响α及y值的变化,而这些数值反映了自催化过程的有效支链反应程度。对于某一给定条件下所得的数据,若按上述方程式作lnVt/V∞/(1-Vt/V∞)-t图便可得到两个不同的斜率,即反应的前期斜率较低,后期斜率较高,这假设为α及y值在反应前期及后期有所改变。因之,若以斜率较大者作基础,就可求得前后期不同斜率的比值γr,并可定义为有效支链反应程度的相对系数,

著录项

  • 来源
    《高分子学报》 |1964年第4期|279-289|共11页
  • 作者

    陈忠汉; 钱保功;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