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基于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探究黄蜀葵花总黄酮减轻糖尿病肾小管病的作用和机制

基于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探究黄蜀葵花总黄酮减轻糖尿病肾小管病的作用和机制

         

摘要

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患者的肾小管损伤可能是与肾小球和微血管病变同时出现的,并且在其肾损伤进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被称之为“糖尿病肾小管病(diabetic tubulopathy, DT)”。为了探究传统治肾中药黄蜀葵花的提取物——黄蜀葵花总黄酮(total flavones of Abelmoschus manihot,TFA)在体内减轻DT的多靶点治疗作用和药理机制,笔者将全部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正常组)、DT模型组(模型组)、DT模型+TFA组(TFA组)以及DT模型+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 ROS)组(ROS组)。通过综合措施建立基于DKD的大鼠DT模型。在DT模型鼠成模后,每天用双蒸水、TFA混悬液、ROS混悬液分别给4组大鼠连续灌胃。在给药6周后,处死全部大鼠,分别收集其尿液、血液以及肾组织等标本而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并观察TFA和ROS对DT模型鼠血液、尿液生化指标,肾小管损伤指标,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和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ERS)指标以及肾组织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protein kinase-like endoplasmic reticulum kinase, PERK)-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2α,eIF2α)-激活转录因子4(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ATF4)-同源蛋白(C/EBP homologous protein C/EBP,CHOP)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DT模型鼠出现了肾小管上皮细胞肥大,肾小管增生、闭塞以及肾间质细胞外基质和胶原沉积;同时,还出现了明显的肾小管损伤标志分子表达程度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此外,出现了肾小管性尿蛋白的异常升高。经TFA和ROS干预,模型鼠尿蛋白、肾小管损伤特征、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和ERS特征以及肾组织PERK-eIF2α-ATF4-CHOP信号通路活性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对于肾小管/间质病理性改变,TFA的作用优于ROS。简言之,借助DT模型鼠,该研究阐明,TFA在体内能通过抑制肾小管ERS诱导的细胞凋亡而多靶点地减轻DT,其作用和机制与抑制肾组织PERK-eIF2α-ATF4-CHOP信号通路活性有关。这些发现为TFA在DT临床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初步的药理学证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