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艾滋病性病》 >基于16S rDNA初探中药对免疫重建不良HIV/AIDS病人肠道菌群的影响

基于16S rDNA初探中药对免疫重建不良HIV/AIDS病人肠道菌群的影响

         

摘要

目的基于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索经抗病毒治疗(ART)后免疫重建不良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经中药治疗24周后肠道菌群的变化。方法采用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于基线和服用参灵固本免疫颗粒、青蒿琥酯片24周后分别采集一次粪便。从粪便样本提取细菌总脱氧核糖核酸(DNA),经16S靶向扩增、高通量测序、物种注释及丰度分析,将菌群丰度与金域现有的健康肠道菌群数据库进行比对,以此为依据描述样本肠道微生态结构及多样性。结果收集了26例经ART后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计数18个月的HIV/AIDS病人的粪便。免疫重建不良病人肠道菌群多样性偏低(2.47±0.90),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偏低0.41(0.25~0.80)。中药治疗24周后,肠型以肠型2占56.5%,肠型3(26.1%)次之,与基线的以肠型3(61.5%)为主,肠型1(19.2%)、2(19.2%)次之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6);乳酸乳球菌丰度0.00(0.00~1.53E-04)、青春双歧杆菌丰度1.66E-04(0.00~3.60E-03)、龙根菌丰度1.31E-04(0.00~2.29E-03),两歧双歧杆菌丰度0.00(0.00~1.21E-04),与基线相比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免疫重建不良病人肠道微生物平衡失调,服用中药可能改变肠型,增加肠道相关益生菌的丰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