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灾难后青少年群体自杀相关因素的调查

灾难后青少年群体自杀相关因素的调查

         

摘要

目的调查灾难后青少年群体的自杀相关因素,进一步探讨其自杀观念、计划和行为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问卷(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y,YRBS)自评量表,对2008年汶川地震国家划定的九个极重灾区的中小学校进行整群随机抽样。以班级为抽样单位,随机抽取110所中小学校的在校学生。收集中小学生的一般资料、灾后相关情况及YRBS中自杀因子评分。根据资料的类型不同,分别采用描述性统计、t检验、χ2检验,其中对自杀观念、自杀计划和自杀行为分别做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计发放自评问卷7 833份,收回问卷总计7 521份,回收率为96.02%,其中有效问卷6 875份(91.41%),无效问卷636份。调查结果发现:中小学生中曾认真考虑过自杀的比例为6.90%,有过自杀计划比例为4.00%,尝试采取过自杀行为的比例为2.7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以是否曾认真考虑过自杀为因变量,年龄[OR=1.178,95%CI(1.098,1.178)]、灾后家庭结构发生变化[OR=1.360,95%CI(1.360,1.085)]是灾难后青少年群体自杀观念的危险因素。(2)以是否有过自杀的计划为因变量,年龄[OR=1.099,95%CI(1.050,1.150)]、被掩埋[OR=2.155,95%CI(1.104,4.205)]、灾后家庭结构发生变化[OR=1.495,95%CI(1.128,1.981)]是灾难后青少年群体自杀计划的危险因素。(3)以是否尝试采取过自杀行为为因变量,男性[OR=1.513,95%CI(1.122,2.039)]、灾后家庭结构发生变化[OR=1.555,95%CI(1.112,2.175)]是灾难后青少年群体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和灾后家庭结构发生变化是自杀观念的危险因素,年龄、被埋和灾后家庭结构发生变化是自杀计划的危险因素,男性和灾后家庭结构发生变化是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灾后家庭结构改变是自杀观念、自杀计划和自杀行为共同的危险因素,故对灾后家庭结构变化的青少年应给予更多的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以避免灾难后青少年群体自杀的风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