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16-2020年河南省新报告HIV/AIDS晚发现情况分析

2016-2020年河南省新报告HIV/AIDS晚发现情况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2016-2020年河南省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晚发现情况。方法从中国传染病监测系统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中下载2016-2020年河南省新报告HIV/AIDS个案信息,选取≥15岁且具有报告1年内CD4^(+)T淋巴细胞(CD4)计数检测结果的HIV/AIDS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情况、样本来源、传播途径、晚发现比例等特征进行统计描述;采用趋势χ^(2)检验分析构成比变化趋势;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晚发现相关因素。结果24792例研究对象的晚发现比例为55.6%(13796例)。2016-2020年新报告HIV/AIDS的晚发现比例依次为52.7%、54.7%、55.2%、56.2%和59.9%,呈逐年上升趋势(χ_(趋势)^(2)=45.714,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25~49岁和≥50岁的HIV/AIDS晚发现风险分别是15~24岁的1.775倍(95%CI:1.624~1.940)和2.377倍(95%CI:2.136~2.644),已婚、离异/丧偶的HIV/AIDS晚发现风险分别是未婚的1.171倍(95%CI:1.086~1.263)和1.118倍(95%CI:1.024~1.219),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HIV/AIDS晚发现风险是大专及以上的1.102倍(95%CI:1.001~1.213),医疗机构检测发现的HIV/AIDS晚发现风险是检测咨询发现的1.197倍(95%CI:1.133~1.264),经异性性行为感染的HIV/AIDS晚发现风险是经男男性行为感染的1.094倍(95%CI:1.027~1.165),地区类别为本市其它县区和本省其它地市的HIV/AIDS晚发现的风险分别是本县区的1.134倍(95%CI:1.054~1.221)和1.317倍(95%CI:1.225~1.416)。结论2016-2020年河南省新报告HIV/AIDS晚发现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晚发现主要与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已婚/离异、医疗机构检测发现、经异性性行为途径感染和流动人口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