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美与时代:美学(下)》 >一往情深深几许——论魏晋时代的“一往情深”及其哲学美学本源

一往情深深几许——论魏晋时代的“一往情深”及其哲学美学本源

         

摘要

无论是庄子还是先秦两汉的儒者都没能肯定"情"在建构理想人格中的作用,儒者大多认为圣人无情,庄子的理想人格也是无情的或者说是享受着超然物外的"天情"和"天乐"。然而到了魏晋时代,从魏晋名士在人生中的"一往情深"的言行,到王弼提出的"圣人有情而无累",便正式确立了"情"在理想人格建构中的重要地位。这种一往而深的情融入了老庄哲学的智慧,但在深情的根基上又继承了屈骚的美学遗风。在魏晋时代确立的这种有着形而上维度的一往而深的情,对于中国人理想人格的构建和中国文学艺术有着巨大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