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9年2月黔东北锋后冷区两次高架雷暴过程的对比分析

2019年2月黔东北锋后冷区两次高架雷暴过程的对比分析

         

摘要

利用高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贵州铜仁2019年2月17日(简称“02·17”过程)和2月20日(简称“02·20”过程)两次冷锋后部的高架雷暴天气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均受高空槽、中低层切变线及地面冷空气补充加强影响,亦受700 hPa西南急流脉动导致风速辐合触发释放不稳定能量影响。(2)逆温层“上干冷、下暖湿”的温湿层结、850-700 hPa强垂直风切变及700-500 hPa较大的垂直温度递减率、对流层中低层强比湿平流为两次过程提供了水汽、动力、热力及不稳定条件。(3)两次过程均出现强雷暴并伴有降水,但“02·17”过程湿层深厚、云顶温度低、热力不稳定层结更强、水汽辐合高度也较高,所以在午后到傍晚时段出现了雷暴并伴有冰粒或霰,夜间时段由于湿层高度的进一步抬升及低层气温的下降,所以产生了雨夹雪或雪,地势高处产生了冻雨;“02·20”过程逆温强度强、干层厚度大、湿层浅薄、云顶温度较高,受冷空气扰动的强度大,所以出现强闪电并伴有弱降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