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文教资料》 >从《法尼娜·法尼尼》看斯丹达尔式的“浪漫主义”讽刺

从《法尼娜·法尼尼》看斯丹达尔式的“浪漫主义”讽刺

         

摘要

源于古希腊的“浪漫主义”随着历史的发展也呈现出与每个时代相应的形象,从最初带有贬义色彩的不切实际的“传奇”与“幻想”,到十八世纪的对于“理性亡国”破灭后的“浪漫化的”社会构想,直至十九世纪应对社会现实而表现出的“积极”与“消极”的人生态度,“浪漫主义”恰似一条汩汩幽深的河流,蔓延在文学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随后出现的“现实主义”的巨浪,如狂澜汹涌,排山倒海而来,浸盖了几乎整个十九世纪中期的文学气象,并在之后的文学演变中依然占有不可小觑的地位与影响.对于这两大潮流的转变,后世之八自然无法忽视,并对其中的历变抱有极大的兴趣,于是,我们总会看到巴尔扎克与斯丹达尔,这两个如何也无法跳过的“独创者”,而斯丹达尔的现实主义的作品似乎独具“浪漫主义”的笔调①.对于斯丹达尔的研究,最典型的观点在于他独特细腻的“心理刻画”手法的运用,或是由其生活经历所表现出的“意大利”情怀,其间著述成就自难胜数,笔者卑浅,实难续论,但吸引笔者的则是斯丹达尔作为一位赫赫有名的“现实主义”巨匠,何以往往与所谓“浪漫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仅就《法尼·娜,法尼尼》这篇作品窥看其中一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