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文教资料》 >论元散曲叹世归隐题材的哲学依据

论元散曲叹世归隐题材的哲学依据

         

摘要

元散曲中大量的叹世归隐之作是元散曲中最为突出的一种题材,它独一无二地表现出的元代士人的生命意识和文化心态.但这些作品中表达的人生幻灭感和历史虚无感以及其所流露出的浓厚的消极意识也常为后世所批判.对于这种否定一切价值的人生态度,虚幻绝望的情感宣泄除了种种现实政治、文化、宗教的因素之外,在哲学思想上,人们往往把其归于老庄哲学.然而元散曲的叹世归隐之作中彻底的虚无感和自我麻醉的“适意”之情却是晋代玄学家向秀、郭象哲学“崇有论”和“逍遥论”的充分展现.因此,与其将元散曲叹世归隐之作中的虚幻意识和消极态度笼统的归之于老庄哲学,不如准确的说其哲学依据存在于郭象《庄子注》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