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南方文物》 >明代宣德—成化时期青花婴戏纹研究:以御窑遗址出土遗物为中心

明代宣德—成化时期青花婴戏纹研究:以御窑遗址出土遗物为中心

         

摘要

<正>婴戏纹是指以孩童嬉戏为题材的装饰纹样,通过喜人形象来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多子多福的祈愿。该类纹饰最早出现在唐代长沙窑、巩县窑瓷器上,宋代定州、耀州等地窑场大量烧制该类纹饰的器物。饶州(景德镇)在宋代亦大量制作刻划婴戏纹样的"娃娃碗",成工匠熟运用"半刀泥"技法刻划出深浅不一的线条,利用影青釉烧成时易流淌的特性,使得图案富有层次感,刻画的婴戏人物活灵活现、动感十足。明初官窑青花婴戏纹器物较少,传世品仅见香港天明楼藏永乐青花十六子婴戏碗和台北故宫藏宣德青花十六子婴戏碗,其时婴戏纹样故事图案化特征明显,至成化、嘉靖时期婴戏器物逐渐增多,并且婴戏纹样在传承的基础上有了较大变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