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华文文学评论》 >在宗教外衣下的自我身份认同书写——读陈映真《加略人犹大的故事》

在宗教外衣下的自我身份认同书写——读陈映真《加略人犹大的故事》

         

摘要

陈映真的小说研究曾获历代学者关注,无论是人性、死亡,还是陈映真本人的左翼思想,抑或其忧郁的文学气质,甚至在"殖民地回忆"的框架下讨论陈映真的小说,都是对陈映真小说的主题及思想的一种总体性书写。更有学者将陈映真的小说解读为一种"虚无的书写"①,而另一些学者则试图从宗教的视角来看待陈映真,或在左翼的框架下讨论陈映真小说中的信仰问题。这样的解读无疑触及了陈映真小说所面对的宗教性语境。而在相关讨论中,很少有学者注意到陈映真的短篇小说《加略人犹大的故事》为何选择宗教性话题,在这种宗教的外壳下,又是如何通过欲望身体的书写以及复仇式的自戕实现个体生命的存在,完成自我身份的认同。当我们仅仅从左翼的角度考察《加略人犹大的故事》中的信仰问题,或者说把这个文本完全理解成一种在左的信仰下的一种艰难的自我确证,可能会忽略陈映真在创作这篇文章时的台湾本土时代环境,也忽略了在这种宗教的外衣下隐藏的欲望身体和复仇式自戕的书写。一旦忽视了这种通过欲望身体和复仇式自戕的书写实现自我认同的问题,将导致对这篇文本的理解陷入一种偏颇。在《加略人犹大的故事》中,犹大试图以希罗底的爱和耶稣的爱作为自己理想的填充物,却失败了。希罗底的爱与情热,耶稣的"爱的教训"与犹大"社会的弥赛亚",三者本是互不相通的,犹大把自己的理想错位寄托于爱,试图用情欲,信仰填充理想来实现自我的认同。这种宗教外衣下的爱与仇,信仰与理想之间的对话正是陈映真在60年代初台湾特殊境遇下采用的书写策略。运用《圣经》里的宗教性故事作保护屏障,在可能的限度里书写犹大的欲望身体以及复仇式的自戕,来证明个体生命的存在,完成自我身份认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