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拮抗剂对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卒中发生率的影响(英文)

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拮抗剂对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卒中发生率的影响(英文)

         

摘要

背景: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脑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高血压和脑卒中的发生中都有重要作用。目的:观察长期服用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脑卒中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脑卒中发生率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试验。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材料:实验于1999-07/2001-03在武汉大学完成。选取6周龄雄性脑卒中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26只和京都Wistar雄性大鼠8只。体质量穴144.5~182.1雪g。方法:将26只6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组9只,以生理盐水5mL/d灌胃;氯沙坦10mg/(kg·d)组9只,以氯沙坦10mg/(kg·d)灌胃;氯沙坦30mg/(kg·d)组8只,以氯沙坦30mg/(kg·d)灌胃。3组均在入组时喂高蛋白饲料,入组第2周开始饮15g/L盐水5mL/d,1次/d。同期选取8只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作为正常组,生理盐水5mL/d灌胃,1次/d,饲普通饲料,饮自来水。所有大鼠生活在昼-夜节律为12h,饲养温度为18~20℃,湿度为40%~50%。实验18周后检测大鼠脑卒中发生情况,血压变化。脑卒中临床表现评分标准以1分为活动少,运动量轻度减少或轻度兴奋;2分为活动很少,运动量明显减少或激惹亢奋;3分为俯卧不动,不能行走,忧郁性症状;4分为瘫痪,不能站立,任何1侧或双侧肢体麻痹。利用透射电镜进行脑组织观察,检测脑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观察18周断头后大鼠的脑组织结构。②TUNEL法检测大鼠的神经细胞凋亡情况。③记录大鼠体质量以及血压和脑卒中发生率及其变化,结果:34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3组大鼠脑卒中发生率情况: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组、氯沙坦10mg/穴kg·d雪组及氯沙坦30mg/穴kg·d雪组分别为100%,22%,13%。②3组大鼠脑卒中评分: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组显著高于氯沙坦10mg/穴kg·d雪组和氯沙坦30mg/穴kg·d雪组眼(3.50±0.55,0.67±1.12,0.38±0.74)分演。③3组大鼠脑组织电镜观察: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组大鼠坏死神经元电子密度增高,有的核膜失去双层结构,嵴断裂、减少甚至消失,呈空泡样改变;氯沙坦30mg/(kg·d)组和氯沙坦10mg/(kg·d)组大多数神经元染色质分布均匀,核膜规整,细胞形态基本正常;少数神经元核染色质较致密,部分嵴断裂、减少。④3组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情况:正常组明显低于氯沙坦30mg/(kg·d)组、氯沙坦10mg/(kg·d)组及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组眼(2.5±0.8,13.9±4.3,14.0±4.4,52.0±16.7)%,P<0.05演。⑤3组大鼠血压变化:实验18周后正常组明显低于氯沙坦30mg/(kg·d)组、氯沙坦10mg/(kg·d)组和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组眼(120.1±7.9,169.4±10.1,216.7±8.3,225.5±6.8)mmHg穴1mmHg=0.133kPa雪,P<0.05演。⑥3组大鼠体质量变化:实验18周后正常组明显高于氯沙坦30mg/(kg·d)组、氯沙坦10mg/(kg·d)组和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组眼(313.3±10.1,270.8±10.4,258.7±12.7,231.0±6.5)g,P<0.05演。结论:氯沙坦能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脑卒中发生率、减少其神经细胞凋亡,提示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可通过拮抗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的作用而预防和延缓脑卒中的发生,有脑保护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