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延迟接受支架置入术治疗的近远期效果:与溶栓和一般药物治疗的比较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延迟接受支架置入术治疗的近远期效果:与溶栓和一般药物治疗的比较

         

摘要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延迟接受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效果,并与溶栓和一般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远期预后比较。方法:选择2004-09/2005-12在北华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153例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①实验分组:发病6h以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冠状动脉支架术30例(简称直接组),发病6h~7d行延迟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冠状动脉支架术45例(简称延迟组),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术36例(静脉溶栓组),未再灌注治疗组42例。②支架及用药方法:直接组和延迟组冠状动脉支架均选用美国强生cordis金属裸支架,术前口服氯吡格雷300mg,阿斯匹林300mg,术后静脉滴注肝素24h后,皮下注射肝素3d,每次7500u,2次/d;术后口服氯吡格雷75mg,2次/d,3个月后改为1次/d;口服阿斯匹林300mg,1次/d,6个月后150mg,1次/d长期口服。静脉溶栓组患者尿激酶100~15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30min内静脉滴注后,肝素24h静脉滴注,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未再灌注治疗组患者仅内科药物保守治疗,如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极化液等;口服阿司匹林。所有患者根据情况,给予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和其他降血压药物等治疗。③随访指标:153例患者均在术后12,18,24个月接受随访。观察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超声心动图变化(包括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左室舒张末径、左房内径)。结果:153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平均住院2周左右超声心动图结果:各再灌注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明显高于未再灌注治疗组,直接组明显高于静脉溶栓组(P<0.05)。②随访期间超声心动图结果:各再灌注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高于未再灌注治疗组(P<0.05)。左室舒张末内径、左房内径低于未再灌注治疗组(P<0.05);而且各再灌注组间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左室舒张末内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4组患者发生各项心脏事件差异均无显著性;但在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方面,各再灌注组明显低于未再灌注治疗组(P<0.05),而且直接组低于静脉溶栓组(P<0.05)。④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延迟组、直接组发生心力衰竭少于未再灌注治疗组(P<0.05);各再灌注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再灌注治疗组(P<0.05),而且直接组低于溶栓组(P<0.05)。⑤平均住院时间:延迟组与直接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明显短于静脉溶栓组、未再灌注治疗组(P<0.05)。结论:①直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冠状动脉支架术优于延迟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冠状动脉支架术及溶栓治疗,而延迟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冠脉支架术优于溶栓治疗。②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可降低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并改善心脏功能,优于未再灌注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