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骨密度及下肢血管病变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骨密度及下肢血管病变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摘要

目的:骨质疏松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均为代谢性疾病,在同一个体常常合并存在。通过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不同程度的骨密度变化,可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6-03/10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40例,男性71例,女性69例,年龄≥45岁(女性绝经1年以上)。患者对检测指标知情同意。按照下肢血管病变严重性进行评分,将入选病例分为正常组、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每组35例。全部受试者均检测正位腰椎及双侧股骨骨密度,并行双下肢动脉彩超。结果:①年龄、体质量指数、糖尿病病程、绝经年限、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脂代谢指标控制、尿白蛋白、继发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雌激素水平变化越大,腰椎、双侧股骨各部位骨密度差异越明显(P<0.05)。②腰椎、股骨骨密度与糖尿病病程、年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女性绝经年限呈负相关,与体质量指数、高密度脂蛋白和雌二醇呈正相关,与三酰甘油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无明显相关。腰椎骨密度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正相关,股骨骨密度与空腹胰岛素正相关。③下肢动脉彩色超声动脉硬化程度积分与糖尿病病程、年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继发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呈正相关,与雌二醇水平呈负相关,与体质量指数、空腹胰岛素水平、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绝经年限无明显相关。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较2型糖尿病非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骨密度低,且动脉硬化程度越重,骨密度越低,尤以股骨骨密度最为显著。结论:①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与骨密度密切相关。②年龄、血糖、血脂、糖尿病病程、糖尿病肾病、女性雌激素、血继发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是影响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及下肢血管病变的共同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