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社会》 >现代性之下的社会分工--解读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

现代性之下的社会分工--解读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

         

摘要

@@ 辨析:社会分工与劳动分工rn社会分工、劳动分工这两个概念的差异,究竟是实际范畴的不同,还是仅仅限于意义上的差异(也即这两者是同一个东西,只是不同的称呼,体现了不同的理解)?rn笔者认为,这种差异既包含了实际范围的不同,同时也是意义赋予上的差异,当然,以后者为重.大概处于同一结构之下的不同个人或群体承担了不同的、(多半是)互补的功能之后,他们之间的关系都可以称为分工,此即社会分工.这种分工所形成的是一种社会结构.这一结构可能就是劳动分工带来的经济关系,也可能不是.比如,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分化,就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分工,但却是社会分工.又比如传统中国家庭"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男女分别为家庭的生存承担不同的责任,这种依据性别进行的分工不是天然的,也不仅仅是为了养活人口这么简单,因此也不能简单地归为劳动分工.

著录项

  • 来源
    《社会》 |2002年第11期|23-25|共3页
  • 作者

    张欢华;

  • 作者单位

    无;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社会学;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