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水稻科学》 >抗虫水稻品种上饲养的白背飞虱种群的致害性变化

抗虫水稻品种上饲养的白背飞虱种群的致害性变化

         

摘要

采用分别带有抗白背飞虱基因Wbph2和Wbph5的水稻品种ARC10239(ARC)和N'Diang(ND)作为选择寄主,获得第15代种群(ARC种群和ND种群),对这两个种群进行致害性检测.设RHT和TN1为抗感虫对照.结果表明这两个种群在其相应的寄主品种上分泌唾液和X波持续时间较短,而取食韧皮部的时间较长.ARC种群和ND种群分别在其相应的寄主品种和TN1上分泌的蜜露量没有显著差异,且明显大于其在RHT上分泌的蜜露量.在寄主品种和TN1上的产卵量明显高于RHT,发育卵率没有显著差异.ND种群在其寄主品种上的若虫存活率为45.0%,介于TN1(71.4%)和RHT(21.0%)之间,并与它们存在显著差异,ARC种群在其寄主品种上的若虫存活率为68.3%,与它在TN1上(77.5%)的若虫存活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且明显高于RHT(22.6%).这两个种群若虫发育历期在其各自的选择寄主与TN1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且明显短于其在RHT上的发育历期.因此,这两个种群在取食和产卵方面已基本适应其相应的选择寄主品种,但ND种群的若虫存活率还较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