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血清GPC3水平在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血清GPC3水平在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检测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辅助诊断、疗效监测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诊断为HCC的患者166例作为实验组,以同医院体检中心健康者94名、良性肝病患者50例分别作为健康对照组和良性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血清GPC3和甲胎蛋白(AFP)含量[中位数(四分位数Q1,Q3)],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GPC3联合AFP等指标在HCC中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HCC患者组的血清GPC3含量为0.210(0.048,0.801)m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029(0.019,0.052)mg/L及良性对照组0.033(0.021,0.043)mg/L(Z=-7.69,P&0.001);谷草转氨酶(AST)(Z=-7.02)、谷丙转氨酶(ALT)(Z=-6.85)和AFP(Z=-8.36)在三组人群中均存在明显差异(P均&0.001);HCC患者的血清GPC3浓度与ALT(Z=-3.77)、AST(Z=-4.09)相关(P均&0.001)。通过ROC曲线确定GPC3的Cut-off值0.077 mg/L后,血清GPC3联合AFP检测对HCC的灵敏度高达87.82%,特异性为77.86%,阳性预测值为82.53%,阴性预测值为84.29%。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HCC-GPC3相关模型,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82,总灵敏度为91.10%,总特异性为72.73%。进一步分析,HCC患者的术后血清GPC3含量0.454(0.019,0.286)mg/L较术前0.608(0.039,0.554)mg/L明显降低(Z=-7.32,P&0.001)。结论血清GPC3水平检测可应用于HCC的辅助诊断及疗效监测,联合GPC3及AFP可提高HCC的诊断效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