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儿科杂志》 >儿童原发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相关性

儿童原发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相关性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患儿基因型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选择2015年11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北京儿童医院的38例原发性HLH患儿为研究对象,分别将患儿分为破坏性突变组和非破坏性突变组,家族性HLH(FHL)组和非FHL组,细胞脱颗粒功能受损组和非脱颗粒功能受损组,分析不同组间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功能学检查结果的差异。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或χ2检验。结果 38例患儿男23例、女15例,发病年龄2.5(0.1~13.7)岁。PRF1(13例,34%)和UNC13D(12例,32%)基因突变检出率最高。基因型与临床表型关联性分析结果提示,携带破坏性基因突变的患儿(25例)发病年龄小于非破坏性突变组患儿(13例)[1.0(0.1~9.0)比4.0(0.4~13.4)岁,Z=-2.711,P=0.007]。家族性HLH患儿(26例)的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和抽搐发生率高于非家族性HLH患儿(12例)[62%(16/26)比2/12,χ2=6.631,P=0.015;54%(14/26) 比 2/12,χ2=4.656,P=0.040]。脱颗粒通路受损组患儿(29例)可溶性CD25(sCD25)[38 444(2 393~44 000)比15 304(1 620~36 937)ng/L,Z=2.634,P= 0.008)、胆红素[23.5(6.3~126.4)比6.0(3.6~31.0)μmol/L,Z=2.992,P=0.003)、干扰素γ(IFN-γ)[20.7(0~248.7)比 11.9(2.6~21.0) ng/L,Z=2.156,P=0.031]、白细胞介素10(IL-10)[20.7(4.3~2 500.0)比11.8(4.0~88.0) ng/L,Z=2.210,P= 0.027]均高于非脱颗粒通路受损组患儿(9例),而中性粒细胞计数[0.5(0.1~8.0)×109 比 1.0(0.9~2.3)×109/L,Z=-3.197,P=0.001]、铁蛋白[1 133(78~10 452)比 3 048(630~37 900)μg/L,Z=-2.407,P=0.016]、乳酸脱氢酶[410(188~1 254)比599(389~3 147)U/L,Z=-2.489,P=0.013]明显低于非脱颗粒通路受损组。结论在原发性HLH患儿中PRF1和UNC13D基因突变最常见。携带破坏性基因突变的患儿发病年龄较早;家族性HLH患儿更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及抽搐;脱颗粒通路受损患儿sCD25、胆红素及IFN-γ、IL-10水平较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