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莱菔硫烷抑制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细胞肝癌的作用

莱菔硫烷抑制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细胞肝癌的作用

         

摘要

cqvip:目的:探讨莱菔硫烷(SFN)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肝细胞癌(HCC)的抑制作用和可能的机制。方法:反复注射DEN以诱导大鼠发生肝细胞肝癌,并在出现纤维化或肝硬化的症状时给予不同浓度(0.19 mg/kg、0.38 mg/kg和0.57 mg/kg)的SFN。观察评估肝脏标本大体形态与癌变结节数目;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Masson染色检测镜下肝细胞损伤程度和肝细胞癌变程度;ELISA检测肝组织碱性磷酸酶(AL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细胞介素(IL)-1α、IL-6、IL-10、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含量;分光光度法检测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大体观察可见,接受SFN干预的大鼠肝脏样本癌变结节数目较模型组低,且SFN的给药剂量与肝脏癌变程度呈负相关;HE染色与Masson染色示SFN能减轻DEN所致肝脏癌变程度和炎症细胞浸润,缓解程度与SFN用药剂量呈现正相关;ELISA结果显示SFN能减轻DEN所致肝细胞损伤,SFN干预剂量越高,ELISA检测出的肝细胞损伤指标AST、ALT、TBIL和ALP的水平越低;通过SFN干预后,DEN诱导的肝脏样本中与炎症反应相关的炎性因子IL-1α、IL-6、IL-1β和TNF-α的含量在肝组织下降,含量降低程度与给药浓度呈正相关,而炎性因子IL-10和TGF-β的含量随给药浓度增加而上升;分光光度实验法的结果显示,氧化应激标志物SOD、CAT和GPx的活性随SFN给药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结论:SFN对DEN诱发的肝细胞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SFN能够抗炎、抗氧化应激和减轻肝损伤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