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骨科杂志》 >微创与开放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远期疗效对比研究

微创与开放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远期疗效对比研究

         

摘要

目的前瞻性对比微创与开放后路单节段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的远期疗效。方法 2006年3月1日至2008年3月1日期间131例腰椎退变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开放组,分别施以微创和开放单节段PLIF手术。微创组66例,男34例,女32例,年龄40~63岁,平均(52.3±6.7)岁;开放组65例,男29例,女36例,年龄46~63岁,平均(51.1±6.9)岁。对上述病例进行术后随访,以2018年3月1日作为末次随访的时间节点,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节段性前凸角和腰椎前凸角的恢复,多裂肌横截面积和萎缩率,腰椎融合率,腰部及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cores,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以及术后中、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术后中、远期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微创组和开放组分别成功随访37例和35例,随访率分别为56.1%和53.8%,随访时间分别平均为(134.5±8.4)个月和(137.1±5.8)个月。在术后1年,术后5年及末次随访三个时间节点,微创组在腰椎前凸角恢复值(术后5年5.0°±2.3°vs.3.9°±1.4°;末次随访4.7°±2.4°vs.3.7°±1.5°),多裂肌横截面积[(965.4±164.9) mm~2 vs.(884.9±168.2)mm~2;(891.1±155.9)mm~2vs.(783.2±163.0)mm~2;(764.8±148.3)mm~2vs (643.5±150.0)mm~2],多裂肌萎缩率(8.5%±2.5%vs. 16.6%±5.8%;15.6%±3.5%vs. 26.2%±7.4%;27.6%±6.5%vs. 39.3%±9.3%),腰痛VAS评分[(2.2±1.0)分vs.(2.9±1.2)分;(1.7±0.9)分vs.(2.2±1.0)分;(1.4±1.0)分vs.(2.2±1.2)分],腰椎JOA评分[(22.3±3.8)分vs.(19.9±4.2)分;(23.1±4.3)分vs (19.3±3.9)分;(22.4±4.2)分vs.(19.6±4.0)分]及ODI(11.6%±4.8%vs. 22.0%±7.7%;9.4%±3.9%vs 12.3%±4.9%;8.6%±4.0%vs 11.0%±4.6%)均优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恢复值、节段性前凸角恢复值、腰椎前凸角恢复值(术后1年)、腰椎融合率及下肢痛VAS评分,两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顽固性腰背痛和邻椎病是微创组(3例、2例)和开放组(10例、7例)术后主要的中、远期并发症,微创组顽固性腰背痛发生率较开放组明著降低(8.5%vs.28.6%,χ~2=5.090,P=0.024),微创组邻椎病发生率较开放组存在降低趋势(5.4%vs. 20%, X~2=0.002, P=0.061)。顽固性腰背痛患者多裂肌的萎缩率在术后1年(19.4%±4.4%vs. 10.9%±5.1%),术后5年(30.2%±5.4%vs. 18.7%±6.7%)及末次随访(44.5%±5.7%vs.30.8%±8.9%)均明显高于无顽固性腰背痛患者(P<0.05)。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微创单节段PLIF手术具有腰椎前凸角维持好,多裂肌萎缩程度轻,腰痛VAS评分、JOA评分和ODI缓解明显,顽固性腰背痛发生率低等优点;PLIF术后多裂肌萎缩可能是顽固性腰背痛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