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眼科杂志》 >连续全遮盖法治疗8~14岁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连续全遮盖法治疗8~14岁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摘要

目的研究连续全遮盖治疗8~14岁学龄期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8~14岁的单纯屈光参差弱视儿童43例,采用连续全遮盖治疗3个月(遮盖日与非遮盖日比例为29:1)。运用ETDRS视力表和Optec6500视功能检测仪测量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及治疗3个月后的视力和对比敏感度函数,通过视力和对比敏感度所衍生的对比敏感度函数曲线下面积(AULCSF)、峰值对比敏感度(Smax)、Smax所对应的空间频率(Frmax)以及截至空间频率(CutSF)进行空间视功能评价。对治疗前后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采用Bonferroni法进行两两比较。结果连续全遮盖治疗前、治疗后1和3个月的双眼视力分别为-0.70±0.30,-0.57±0.29,-0.47±0.28,AULCSF的差值分别为0.78±0.48,0.63±0.43、0.53±0.42,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406,P<0.01;F=3.517,P=0.028)。进-步进行两两比较显示,治疗3个月后双眼视力差值和双眼AULCSF差值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2)。连续全遮盖治疗前、治疗后1和3个月的弱视眼视力、AULCSF和CutSF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906,4.016,5.717;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治疗后3个月弱视眼视力、AULCSF和CutSF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全遮盖治疗前、治疗后1和3个月的非弱视眼视力和AULCSF、弱视眼Smax和Frmax,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243,0.265,0.949,2.934;P>0.05);分别进行两两比较显示治疗前后各阶段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8~14岁的屈光参差性弱视学龄期儿童进行连续全遮盖治疗是可行的,疗效显著,能够改善视觉高频端分辨率,同时非弱视眼在连续全遮盖(29:1)治疗3个月后未出现视功能减退。(中华眼科杂志,2014,50:494-499)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