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眼科杂志》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在不同注视条件下双眼调节反应差异的相关研究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在不同注视条件下双眼调节反应差异的相关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注视眼和偏斜眼的调节反应特点及其保持双眼融像时的调节反应变化。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的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24例以及健康志愿者24名, 年龄10~27岁, 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 其中病例组男性11例, 女性13例;对照组男性7名, 女性17名。采用开放视野式自动验光仪分别测量受试者在双眼注视和单眼注视条件下视近(40 cm)和远距(5 m)视标时右眼和左眼的调节反应, 测量过程中患者配戴视远全矫框架眼镜。采用配对t检验或配对资料的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双眼注视和单眼注视条件下病例组患者注视眼及偏斜眼的调节反应及对照组右眼和左眼的调节反应, 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两样本比较的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调节反应、调节不对称性和调节负荷量变化值。结果视近(40 cm)时, 在双眼注视条件下, 病例组注视眼的调节反应为(-1.915±0.301)D, 偏斜眼调节反应为-1.649(-2.020, -0.304)D, 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14, P&0.001);单眼注视条件下, 病例组注视眼的调节反应为(-1.653±0.271)D, 偏斜眼调节反应为-1.565(-2.031, -0.667)D, 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71, P=0.003);双眼注视时病例组患者两眼之间调节反应不对称性值为0.389(0.102, 1.458)D与对照组0.155(0.009, 0.573)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05, P&0.001), 而在单眼注视条件下两组患者的两眼调节反应不对称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908, P=0.056)。病例组患者的注视眼的调节负荷量变化值为-0.228(-0.796, 0.382)D大于对照组右眼相应的变化值-0.086(-0.606, 0.628)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79, P=0.023)。视远(5 m)时, 病例组患者在双眼注视及单眼注视条件下注视眼与偏斜眼之间的调节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25, -1.729;P&0.05), 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调节反应不对称性在双眼注视和单眼注视条件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433, -0.938;P&0.05), 病例组患者注视眼与对照组右眼以及偏斜眼与左眼的调节负荷量变化值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Z=-0.041, -1.433;P&0.05)。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双眼视近目标时注视眼和偏斜眼之间的调节反应不对称, 偏斜眼表现出调节反应降低。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保持双眼融像时所增加的调节反应比健康人群明显增多。(中华眼科杂志, 2018, 54:55-61)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