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异常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异常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摘要

目的探索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的耳石器及其传导通路功能变化情况。方法2020年1~10月就诊于我院鼾症诊疗中心的重度OSA患者为病例组,30例(60耳);对照组为健康成年人21例(42耳),比较并分析2组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和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EMP)的引出率、潜伏期、波间期、振幅。结果对照组的oVEMP和cVEMP引出率分别为97.6%和100.0%,病例组为73.3%和81.7%,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01、0.003)。在oVEMP中,病例组的阈值为(115.68±6.52)dB SP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0.98±4.77)dB SPL(P<0.001);N1潜伏期为(11.85±0.85)ms,较对照组的(10.78±0.84)ms延长(P<0.001);病例组的N1-P1波间期缩短至(3.69±0.79)ms(P<0.001),N1-P1振幅下降至(9.30±8.17)µV,较对照组的(15.79±7.66)µV显著降低(P<0.001)。在cVEMP中,病例组的阈值为(114.18±6.64)dB SPL,较对照组的(104.52±4.53)dB SPL显著升高;P1潜伏期由(16.71±1.84)ms显著延长至(18.02±2.53)ms(P=0.005);P1-N1波间期也因此缩短为(6.88±2.03)ms(P<0.001);P1-N1振幅和N1-P2振幅分别降至(126.73±98.55)µV和(88.71±94.99)µV,较对照组的(254.99±113.74)µV和(154.89±71.13)µV显著降低(P值均<0.001)。对病例组30例患者进行分析发现,医患双方对平衡症状的关注度显著低于对打鼾症状的关注度(P<0.001)。结论在重度OSA患者中,oVEMP和cVEMP的波形出现典型异常变化,提示椭圆囊和球囊及其传导通路出现功能障碍。重度OSA患者的诊治应同时考虑耳石器功能障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