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眼底病杂志》 >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监测糖尿病黄斑水肿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

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监测糖尿病黄斑水肿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探讨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HRT)监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HRT对经裂隙灯显微镜加三面镜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确诊的DME、糖尿病无黄斑水肿(NDME)患者和无糖尿病正常对照者共77例120只眼进行黄斑中心凹水肿指数(e值)测定。其中,DME组23例40只眼,男性13例23只眼,女性10例17只眼,年龄44~68岁,平均年龄(55.17±8.26)岁;NDME组32例40只眼,男性18例22只眼,女性14例18只眼,年龄44~68岁,平均年龄(55.17±6.5)岁;正常对照组22例40只眼,男性10例19只眼,女性12例21只眼,年龄42~65岁,平均年龄(53.32±6.04)岁。3组间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FFA检查黄斑区可疑渗漏或渗漏面积<25%、渗漏面积在25%~66%、渗漏面积>66%将DME分为3级。40只DME眼中FFA1、2、3级分别为9、10、21只眼。观察分析DME患眼e值与FFA渗漏面积和视力的关系以及受检组之间不同黄斑直径与e值的相互关系。结果黄斑直径为1、2、3mm的e值行方差分析,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正常对照组与NDME组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NDME组分别与DME组比较,e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E组视力的对数与e值存在相关性(P<0.05)。DME组FFA1、2、3级之间的e值行方差分析,两两比较,三者之间总体有差异。FFA1级与3级、2级与3级黄斑渗漏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级与2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与黄斑区测定的直径大小无关。结论HRT黄斑模块中的e值能够量化测量和客观评价DME程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