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RELD1基因在房室间隔缺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CRELD1基因在房室间隔缺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摘要

目的探讨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患者CRELD1基因的突变及其功能意义。方法应用PCR法扩增66例房室间隔缺损患者CRELD1基因的全部11个外显子及两侧各50个碱基以上的序列并进行DNA测序。构建含有突变位点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RELD1。采用Western印迹及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检测CRELD1、Tenascin-C和Aggrecan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 1例部分性房室间隔缺损患者C857G碱基变化,使位于第8外显子上第一钙结合EGF区域286位点精氨酸被脯氨酸替代(P286R)。Western印迹和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检测结果显示,CRELD1基因P286R突变后表达增瓤。与空载对照相比,野生型和突变型Aggrecan的mRNA表达均下调(t值分别为140.27,26.36,P<0.01),但突变型与野生型之间的Aggrecan表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突变型下调更为明显(t=-25,69,P=0.002)。Tenascin-C在野生型和空载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67,P>0.05),但突变型的Tenascin-C表达明显增强(t=6.66,P=0.022)。结论CRELD1基因错义突变是房室间隔缺损发病的高风险易感因素。P286R突变可使基因功能增强,并影响细胞外基质蛋白Aggrecan和Tenascin-C的表达水平,与房室间隔缺陷发病有密切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