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经导管介入封堵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近中期疗效评价

经导管介入封堵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近中期疗效评价

         

摘要

目的 评价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中、重度功能性二尖瓣反流(MR)患者单纯行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的近中期疗效,探讨其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6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PDA合并中、重度功能性MR并接受单纯行经导管介入封堵术的69例患者,其中男20例(29.0%),年龄24(4,45)岁.功能性MR中度45例(65.2%),重度24例(34.8%).所有患者术后第1、3、6、12个月及之后每年复查超声心动图.评估MR、左心房(LA)直径、左心室(LV)直径、主肺动脉(MPA)直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的变化.结果 69例患者中PDA漏斗型52例(75.4%),管型9例(13.0%),窗型8例(11.6%);PDA直径(8.19±2.64) mm,封堵器直径为(16.67±4.10) mm.手术成功率为100%,未见残余漏、封堵器移位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5.91±17.73)个月.45例中度MR患者中20例减少为无反流,24例反流程度减少至轻度,1例仍为中度反流;24例重度MR患者中10例减少为无反流,10例反流程度减少至轻度,3例减少为中度反流,l例患者仍为重度反流.MPA直径[(2.54±0.78) cm比(3.27±1.11)cm,P<0.001]、LA直径[(3.40±1.03) cm比(4.45±1.21) cm,P<0.001]、LV直径[(4.76±1.16) cm比(6.26±1.45) cm,P<0.001]均显著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将患者按不同年龄段分成3组:A组(0~13岁,26例)、B组(14~41岁,21例)、C组(42~64岁,22例),A组与B组、B组与C组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A组改善率(100.0%比81.8%,P=0.023)显著大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DA合并中、重度功能性MR患者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单纯行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是安全有效的,MR程度均明显减轻,近、中期效果良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