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精细化护理干预在会阴部瘢痕修复术中的运用

精细化护理干预在会阴部瘢痕修复术中的运用

摘要

目的探讨患者会阴部瘢痕修复术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7月入住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的132例接受皮瓣修复术的会阴部瘢痕修复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术前接受精细化心理、皮肤、肠道护理,手术设计及影像资料采集和体位训练,术后接受精细化麻醉苏醒、制动、创面护理及饮食、抗毒指导等护理干预。记录2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2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瘙痒程度及情绪(抑郁、焦虑)变化情况。评价2组护理满意度及修复总优良率。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37. 2±5. 3) d]比较,干预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21. 6±3. 1) 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 848,P <0. 05);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 55%(3/66),与对照组[22. 73%(15/66)]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 784,P <0. 05)。护理前对照组、干预组患者在疼痛、瘙痒、抑郁及焦虑评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 05);护理后2组患者各项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 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疼痛、瘙痒、抑郁及焦虑评分分别为(2. 4±0. 6)、(4. 5±1. 3)、(6. 9±2. 6)、(8. 6±2. 5)分,对照组患者对应评分分别为(4. 5±1. 2)、(6. 6±1. 1)、(11. 5±3. 4)、(12. 9±3. 8)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 421、5. 663、7. 136、8. 205,P=0. 022、0. 017、0. 006、0. 002)。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有效性、合理性、全面性及科学性方面评分分别为(11. 3±0. 8)、(22. 7±1. 8)、(22. 1±2. 7)、(22. 7±4. 1)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 6±1. 5)、(19. 2±3. 3)、(18. 5±3. 6)、(17. 9±3. 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 844、6. 811、7. 542、7. 916,P=0. 007、0. 024、0. 018、0. 014)。干预组患者修复总优良率[96. 97%(64/66)]明显高于对照组[84. 85%(56/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 492,P=0. 034)。结论会阴部瘢痕修复术皮瓣修复术患者精细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治疗优良率,安全性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