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成人腹部来源脂肪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研究

成人腹部来源脂肪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研究

摘要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成人腹部来源脂肪干细胞(ASC),观察和分析其形态学特征、细胞表面标志物及细胞因子分泌情况。方法应用胶原酶消化法从接受整形植皮手术的成人患者腹部脂肪组织中分离获取ASC,进行原代及传代培养,观察细胞形态,绘制生长曲线,评估细胞增殖能力。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ASC超微结构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第4代ASC表面标志物CD29、CD34、CD49d、CD105、CD106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培养1、3、6、24、72 h ASC培养上清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白细胞介素8(IL-8)浓度。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结果成功体外分离、培养ASC,呈扁平的梭形成纤维样细胞生长,且细胞形态均一,生长曲线呈S型,传代稳定。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可见ASC呈长梭型,细胞表面可见丰富微绒毛。ASC表面CD29、CD49d、CD105呈阳性表达,表达率分别为99.6%、44.5%和99.5%,CD34和CD106呈阴性表达,表达率分别为0.6%和0.7%。ASC可分泌TGF-β1、VEGF、bFGF、HGF、SDF1、IL-8,传代培养1 h上清液中对应的细胞因子浓度分别为(56.51±3.61)、(129.54±4.08)、(39.02±2.64)、(73.46±11.75)、(396.03±21.31)、(149.37±5.48)pg/mL;且对应细胞因子浓度均随培养时间延长逐渐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7.32、805.55、254.89、69.84、197.73、347.52,P值均小于0.05)。结论 ASC取材方便,培养相对容易,增殖迅速,生长稳定,表达干细胞表面标志物,具有一定的旁分泌功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