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摘要

cqvip:目的研究西部战区总医院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临床各种标本分离出的CRE 121株,采用VITEK 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和体外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及测序检测碳青霉烯酶、ESBL酶、AmpC酶和膜孔蛋白基因;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PCR(ERIC-PCR)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121株CRE中碳青霉烯酶阳性96株,其中65株产blaKPC、25株产blaNDM-1、7株产blaOXA-48、2株产blaVIM,有2株同时产blaKPC和blaNDM-1,1株同时产blaKPC和blaVIM;未检测到blaIMP、blaGES基因;blaSHV、blaTEM和blaDHA检出率分别为46.3%、47.1%和37.2%;OMPF、OMPC缺失/突变率分别为48.1%、84.6%,OMPK35、OMPK36缺失/突变率分别为35.7%、91.1%。药敏结果分析发现121株CRE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率高,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ERIC-PCR结果显示56株碳青霉烯类耐药克雷伯菌有5种基因型;26株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有3种基因型;23株碳青霉烯类耐药阴沟肠杆菌有3种基因型。结论该院临床分离的CRE以blaKPC为主要耐药基因,其次为blaNDM-1;部分CRE既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同时合并膜孔蛋白基因缺失/突变。从分型结果得出,部分菌株同源性非常高,存在克隆传播现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