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在溃疡性结肠炎病情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在溃疡性结肠炎病情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摘要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病情判断中的价值,比较NLR、PLR及临床常用炎症指标评估UC患者病情的效能.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UC患者148例,另选取同期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临床资料,依据病史、改良Mayo活动指数及蒙特利尔分级对所有UC患者临床类型、活动性及病变范围进行分组.回顾性分析NLR及PLR在不同临床类型、活动性及病变范围的研究对象中的差异,同时与常用指标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血小板(platelet,PLT)进行比较.结果 NLR及PLR在UC患者外周血水平均高于对照组,NLR在不同的临床类型、活动性、病变范围的UC患者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R仅在不同活动性UC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用于评估UC活动性的cut-off值为2.255,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9.21%、61.70%,诊断价值(AUC=0.721,95%CI:0.630~0.812);PLR评估UC活动性的cut-off值为171.2,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51.49%、78.72%,诊断价值(AUC=0.665,95%CI:0.577~0.754),二者均优于WBC(AUC=0.628,95%CI:0.531~0.725)、N(AUC=0.657,95%CI:0.559~0.754)及CRP(AUC=0.662,95%CI:0.572~0.753),NLR诊断价值优于ESR(AUC=0.705,95%CI:0.613~0.798),而PLR逊于ESR.结论 NLR及PLR在活动期UC患者中升高.外周血NLR及PLR可以反映疾病活动情况,可以用作估计UC患者肠道炎症简易的额外标志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