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有晶状体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飞秒激光LASIK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

有晶状体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飞秒激光LASIK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

摘要

背景随着近视患病率的增加,近视患者如何选择合适的矫正方法以达到更好的视觉质量成为研究热点。目的采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仪(OQAS)对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治疗中高度近视的效果和视觉质量与飞秒激光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设计,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西安市第一医院纳入屈光度为-4.00- -9.00D且拟行近视矫正手术者26例52眼,按照角膜厚度分为ICL植入术组和FS—LASIK组,角膜厚度〈500μm者12例24眼接受ICL植入术,角膜厚度≥500μm的14例28眼接受FS—LASIK手术,2个组间年龄、性别、术前最佳矫正远视力(BCDVA)和术前等效球镜度(SE)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随访至术后3个月,对2个组术眼术后裸眼远视力(UCDVA)、SE、OQAS测量的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 off)、客观散射指数(OSI)、斯特列尔(Strehl)比率及对比度100%、20%、9%时的对比度视力(OV100、OV20、OV9)进行比较,并对各自组内术眼手术后UCDVA与术前BCDVA进行比较。结果ICL组和FS.LASIK组术眼术后BCDVA均优于术前UCDVA(-0.04±0.10与0.05±0.12;-0.07±0.12与0.00±0.12),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3.128、2.358,均P〉0.05)。2个组间术眼术后SE、UCDVA和BCDVA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92、0.900、-0.653,均P〉0.05)。OQAS测量结果显示,2个组间术后MTF cut off、OSI、Strehl比和OV100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032、-1.440、-0.224,均P〉0.05)。ICL组术眼术后OV20和OV9值分别为0.82±0.14和0.80±0.21,均明显高于FS—LASIK组的0.59±0.15和0.47±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05、4.702,均P〈0,05)。结论]CL植入术和FS—LASIK矫正中高度近视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和屈光度,在20%和9%的对比度下,ICL术眼术后的视觉质量优于FS—LASIK。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