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治疗胃肠道黏膜切除术后残留和复发病灶中的应用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治疗胃肠道黏膜切除术后残留和复发病灶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肠道黏膜切除术(EMR)后残留、复发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自2006年6月至2007年11月对 EMR 术后内镜随访发现的15例残留和复发病变进行 ESD 治疗,先于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以抬高病变,接着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再沿病变下方黏膜下层进行剥离,对瘢痕形成部位直接应用 Hook 刀沿瘢痕基底切线方向进行切开。结果 15例 EMR 术后残留和复发病变,位于胃6例、结肠3例、直肠6例,病变直径0.8~3.5 cm,平均2.3cm。所有病变抬举征(一)。14例病变成功完成 ESD 治疗,成功率93.3%(14/15),13例术后病理切缘和基底无肿瘤累及,完整切除率86.7%(13/15)。ESD 手术时间60~155 min,平均87 min。治疗中创面均有少量出血,全组未出现术后出血。2例治疗中局部剥离较深、腹腔出现游离气体,成功保守治疗,未转外科手术,ESD 穿孔发生率13.3%(2/15)。术后平均随访13个月,无复发。结论 ESD 治疗 EMR 术后残留和复发病变相对安全、有效,不仅能完整切除残留和复发病变,还能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