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肿瘤临床》 >炎性指标对非小细胞肺癌PD-1抗体疗效预测及预后评估的初步探讨

炎性指标对非小细胞肺癌PD-1抗体疗效预测及预后评估的初步探讨

         

摘要

目的:探索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等炎性指标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抗体治疗中的疗效预测及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接受PD-1抗体治疗的64例Ⅲb~Ⅳ期NSCLC患者的血液学及临床资料.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治疗前、取得最佳疗效时以及疾病进展时不同时间各炎性指标的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确定炎性指标的最佳临界值;通过χ2检验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各指标与患者生存的相关性.结果:NSCLC患者的炎性指标在取得最佳疗效时均较基线明显下降,而在疾病进展时再次升高.SII、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to-lymphocyte ratio,M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822.39、4.20、269.85和0.58;血清中炎症相关因子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乳酸脱氢酶(LDH)、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imer)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55.00 U/L、255.00 U/L、3.94 g/L和1513.19 ng/mL.高SII、PLR、LDH、Fbg和D-dimer预示NSCLC患者较差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基线LDH是PFS的独立风险因素(P=0.016).结论:在晚期NSCLC中,患者基线炎性指标高提示PD-1抗体疗效相对较差,动态监测炎性指标可以预测PD-1抗体治疗效果,并对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提示意义.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肿瘤临床》 |2021年第11期|547-552|共6页
  • 作者单位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公共实验室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市 300060;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肺部肿瘤内科 天津市 300060;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 天津市 300060;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肺部肿瘤内科 天津市 30006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炎性指标; 免疫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