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临床医学》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小鼠模型视网膜PEDF的表达和血清PEDF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小鼠模型视网膜PEDF的表达和血清PEDF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摘要

目的:研究高氧诱导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小鼠模型视网膜中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PEDF)的表达和血清PEDF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7日龄健康C57BL/6J新生小鼠112只,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每组56只.模型组在75%高氧密闭容器中饲养5d,然后返回到空气环境中饲养;对照组始终在空气环境中饲养.采用ADP酶组织化学法观察小鼠视网膜铺片中血管形态的改变;采用HE染色法计数视网膜切片中突破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目,定量观察视网膜血管增生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视网膜PEDF蛋白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PEDF水平.结果:模型组在生后第12天的视网膜铺片显示中央大片无灌注区,在生后第17天的视网膜铺片显示大量新生血管形成.模型组小鼠在生后第17天和第22天时可见较多突破内界膜长入玻璃体的血管内皮细胞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17天时:(69.4±9.3)比(1.5±1.2);第22天时:(76.0±8.4)比(1.3±1.1),P均<0.01).模型组第12天时视网膜PEDF阳性细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1.5±4.5)%比(4.4±2.4)%,P<0.01],第17天时则显著低于对照组[(6.1±4.0)%比(14.1±5.8)%,P<0.01].模型组小鼠血清PEDF水平较低,第17天和第22天时显著低于对照组[第17天时:(148.9±71.9) ng/L比(232.2±84.2) ng/L,P<0.05;第22天时:(66.1±9.3)ng/L比(163.8±41.5) ng/L,P<0.01].结论:ROP模型小鼠视网膜PEDF在高氧时过度表达,低氧时表达减少.ROP模型小鼠血清PEDF水平的变化滞后于视网膜PEDF的改变,不能更早地预测ROP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