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支架成形术与药物治疗重度颅内动脉狭窄的长期疗效对比

支架成形术与药物治疗重度颅内动脉狭窄的长期疗效对比

         

摘要

目的 探讨重度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的支架成形术(SAA)与单纯药物治疗的长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2012年3月ICAS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入院2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选择分为SAA组(均用Wingspan支架)122例,药物治疗组86例.神经功能改善率以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差值/治疗前NIHSS评分的比值评价.主要终点事件为30 d内出现的脑血管事件和死亡,次要终点事件为30 d后责任血管相关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再发脑血管事件、死亡等随访结果.结果 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4~36个月,平均(19.3±1.7)个月.①SAA组30 d,6、12、18、24个月的神经功能改善率分别为4.9%、45.1%、57.4%、53.3%和55.0%;药物组为3.5%、26.7%、20.9%、24.4%和23.2%,两组30 d后的神经功能改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SAA组手术成功率为98.4%.术后30 d内,SAA组共有4例发生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另有2例症状轻微.药物组30 d内有2例(2.3%)发生狭窄动脉区轻微卒中;30 d内两组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SAA组30 d后责任血管发生缺血事件为7例(5.7%),药物组为15例(17.4%)出现责任血管缺血性脑血管事件,两组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血管内SAA治疗ICAS较为安全,在预防责任血管相关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与改善神经功能方面,长期疗效优于内科药物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