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左束支起搏患者导线稳定性的观察

左束支起搏患者导线稳定性的观察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价永久性左束支起搏患者导线的中长期稳定性。方法 研究入选了2017年11月至2019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五病区成功进行左束支起搏的患者。术后1、3、6个月,1年,之后每年1次定期随访患者的起搏参数,包括R波感知、阈值、阻抗;记录不同电压下的单极和双极起搏心电图。对起搏参数或起搏心电图有明显变化者,行超声心动图或双源CT以明确导线头端的位置有无改变。结果 共220例患者成功完成左束支起搏,男124例,平均年龄(68.7±11.9)岁。具有基线和至少1次随访资料的患者169例,平均随访(10.5±5.2)个月,起搏参数均无明显改变[术后6个月:起搏阈值(0.7±0.2)V对(0.5±0.1)V,P&0.05;R波振幅(18.1±7.3)mV对(15.9±7.4)mV,P&0.05]。未见起搏阈值&1 V的患者。术中导线穿入左心室腔者3例,术后未发现穿入左心室病例。术中导线脱位4例,其中2例成功重置左束支起搏导线。术后导线脱位至右心房1例,后重置导线至右心室心尖部。术后导线微移位7例,起搏心电图出现改变,但导线参数未见明显变化,经影像学证实导线仍位于室间隔内,其中6例患者于术后1周内出现,7例均未做特殊处理,经随访起搏感知功能均正常。结论 左束支起搏导线的中长期参数稳定可靠,但需密切关注起搏心电图的变化及导线微移位现象。

著录项

  • 来源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9年第5期||共页
  • 作者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心血管病靶向干预研究重点实验室心血管病转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心血管病靶向干预研究重点实验室心血管病转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心血管病靶向干预研究重点实验室心血管病转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心血管病靶向干预研究重点实验室心血管病转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心血管病靶向干预研究重点实验室心血管病转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心血管病靶向干预研究重点实验室;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心律失常;
  • 关键词

    心脏起搏; 人工; 左束支; 程控参数; 导线微移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